第20期蓝海沙龙于7月29日在海南大学邵逸夫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本期沙龙的主题是“ 案例讨论:康力元公司的兴衰与政府官员相处的利害关系”。邀请程远教授为主讲嘉宾。沙龙由海南省管理现代化研究会会长胡卫东主持。
主讲嘉宾发言概要:
企业与政府的利害关系,不妨从”利”与”害”两方面来分析。
正面看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利”:
1、企业纳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部分;
2、企业为国家公共建设服务。
负面看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利”,政府中的自然人有寻租现象。
正面看企业与政府的关系的“害”:
1、政府是政策制定者、执行者,有保护公共利益、公众利益、社会公平的责任;
2、政府用政策约束企业的不规范行为。
负面看企业与政府的关系的“害”:滥用职权的时候,企业要承担成本。
以上所讲的厉害关系都是战术层面,从战略层面来看,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派别就是研究企业战略和权利。它的一个重要研究基础就是利益相关者平衡。对企业而言,有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之分。所谓内部平衡,即使公司员工、股东、管理层等企业内部利益相关的平衡;外部平衡,是指企业与政府、银行、供应商、消费者等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平衡。康力元在利益平衡处理上,先期的先研发、再生产、销售,这样的经营关系处理很得当;危机后承诺残疾人员不下岗,召开新闻发布会,都是明智之举。可以说,康力元在竞争战略和经营战略上都是不错的,它的错误就在于发展战略的失误。
做任何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做稳,战略上一定要光明磊落,战术上要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兰彻斯特法则告诉我们,当一个企业的战略能力超过战术能力两倍时,企业就可以低成本获得高利润。如果企业没有正面的与政府官员的利益平衡,战略上不走阳关大道,并且把厉害关系捆绑在个别官员身上,企业的经营迟早要出问题。
从企业社会责任角度来看,利益最大化是重要的一方面。和西方国家相比:
1、我们的企业信息不对称,80%的企业掌握20%的信息,大量的资源与信息都掌握在政府手中;
2、不在具备西方式的资本原始积累模式;
3、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平等,西方是知识经济,中国还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
我们与西方企业的竞争是在三个不平等条件下进行的,企业在实现利益最大化与社会责任过程中,必定有冲如、矛盾。
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命题,也是对企业道德、企业灵魂的约束。
胡卫东会长:
程远教授从几个方面谈了他的看法,非常精彩。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康力元的目标诉求,那就是“快”!研发、生产、销售,无不体现“快”字。我们谈论企业危机,事实上企业危机就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不适当关注。但爱康力元的危机爆发后,它的处理,无论是以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建立新闻发言人对外披露公司信息;还是在宣布大幅度裁员后保证残疾人不下岗,都是比较妥当的。问题就出在企业与官员的密切关系上。
自由讨论:
发言人一: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潜规则,企业怎么办?
不是所有的潜规则都与企业相关,但要识别那些可能影响企业发展的潜规则。之所以叫潜规则,就是需要企业在一定形式上遵守的,否则将对企业的经营产生不利的影响。千万不能触碰潜规则,以免惹火上身。
发言人二:康力元事件是必然还是偶然?
作为一个医药企业,康力元的发展速度势必引起各方关注,它的问题的暴露,可以说是迟早的事,换句话说,哪天暴露出来,这是谁也无法遇见的,是偶然,但终究要真相大白与天下,这确是必然。
发言人三:怎样处理企业与媒体的关系?
企业是什么?企业就是利益相关者按照一定的利益关系和一定的法律接成的利益共同体。企业的外部关系很多,媒体只是其中之一,但是因为媒体的口舌作用,任何企业都不能不把媒体当回事。大型企业需要与媒体的进行例行沟通,而在非例行沟通中,企业一定要注意兑现自己的承诺。企业不但需要化解危机的能力,还要有预防危机的能力。
发言人四:企业的价值是对公众价值有清晰体现,这一点对企业与公众关系有很重要的作用,也关系到企业的战略能力。企业的内部资源整合能力更应该被企业所看重,依靠自身的力量,获得稳定的发展,才是规避风险的最好办法。企业的发展速度过快,就会带来许多的问题,不但会引起他人的高度关注,也一定反映出某些非理性因素在发挥作用。
发言人五:从企业创业、成长、成熟、衰落这四个时期看,企业一定要有与之发展时期相适应的发展战略,这就是所谓的企业 战略的阶段性。企业的内部环境不成熟,企业处于创业或成长阶段,它的战略都是生存性的,变数很大的战略。
发言人六:康力元的问题很典型。其实它的核心问题是:汤氏兄弟先认识郑,之后才有的康力元这个企业。就反腐倡廉来讲,这个案例很有代表性,但是就经营角度而言,却没有代表性。若说企业和政府官员的关系,我觉得是六个字:离不了;信不过。
自由信息交流
第20期沙龙活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