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话: 0898-65316681
传真: 0898-65307136
邮箱: gl_0898@126.com
地址: 海南省海口市海府路38号银都大厦
【新年特稿】胡卫东:2025年海南自贸港“三驾马车”将破浪前行
发布时间:2024-12-30     阅读次数:1149
导语
 
 

2025年即将到来之际,各界对海南自贸港的期盼越来越强烈。无论是自媒还是官媒,都在描绘新一年的场景,展示了极高的想象力。2024年,海南过得好艰难,经济增速低于预期,企业悄悄撤退。海南自贸港体验感出现疲劳症,岛内民众被许多“离岸”概念弄得不知所措。

2025年,外部宏观环境巨变加速,中国式发展正处在时代洪流的十字路口,海南自贸港如何加快建设、如何迈稳步子、如何跑出未来,我认为,就得靠这“三驾马”车:一是封关运作;二是现代产业;三是卓越人才。

2025年,属于海南自贸港的“三驾马车”将正式启航,如何协同发力?既要跑得快,还要跑得稳,值得期待。

第一驾马车——封关运作

海南自贸港从提出、探索、建立再到正式封关,其基础政策就是封关运作,这可不是小问题,是海南自贸港加快发展的“压舱石”。因此,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的第一驾马车,也是最重要的一驾马车。
 
海南自贸港建设是一个复杂过程,需要长期奋斗的准备。2025年海南自贸港将迎来封关运作的窗口期,自贸港的基本规则都是基于封关运作来设计的,只有实现封关运作,并通过高含金量政策的密集推出,以此来降低企业成本,扩大外部市场空间,从而实现自贸港的制度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
海南自贸港面临中美战略竞争、全球价值链收缩等外部挑战。在这些无法改变的外部因素面前,海南需要关注自身发展,尤其是解决两大矛盾:一是自贸港面向海外的特点与海南经贸流量高度依赖内地的矛盾;二是如何在中美战略竞争等复杂外部环境中保持稳定发展。
最近,习总书记亲临海南,强调封关运作要“平稳有序”。企业家朋友们要善于理解其中的深意,尤其要理性思考封关运作与自己企业的关联点,紧紧把握海南自贸港由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和再到经济基本面驱动的过程和节点,要防止宏观环境波动带来的风险。
封关运作的关键是构建新税制和海关监管新体系。对于80%以上的企业,更关注将零关税的进口资源加工增值达到30%后免税进入内地市场;还有内地物资进入海南后退增值税的政策,这可是既能赚钱又能提升竞争力的核心政策。海南岛作为大陆市场的末梢市场,如果一线海关放开后岛内消纳能力不够,二线海关封关后物流不畅,可能会大幅度弱化封关运作的有效性。
2025年,封关运作必须直击痛点难点。比如将封关运作的实施方案尽快让企业知晓,让企业家建立封关运作理性判断。尤其要开展封关运作后新税制体系培训,让企业发展战略与新的海关监管规则及税制对接,避免出现封关后混乱和严重不适应状态。
2025年,要加强对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预期管理。如这种预期结果无非两种情形,一是基本符合预期。由于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过程,不会因为封关后就会出现人人赚钱效应,将导致利好兑现变利空的现象;二是基本不符合预期,那些投机资金和观望企业就会撤退,形成对海南经济社会的直接冲击。比如海南房地产目前基本上靠预期支撑,如果封关运作不及预期将会受到影响。
封关运作的关键在“运作”,封关容易“运作”难。 封关运作这驾马车,需要在封关与运作上寻找平衡,更需要在实施与预期上做好平衡。希望封关运作这驾马车能够引领海南自贸港顺利起航。

第二驾马车——现代产业

兑现封关运作成果的领域无疑是现代产业。我以为,现代产业有四大要素:高新技术支撑、工业化运营、链条式体系和集群化形态。如果按照上述标准,海南可称之为现代产业的只有洋浦的石化新材料和海口的生物医药。

同时,与现代产业直接关联的是现代企业和基于企业的企业家精神。从企业的视角看,海南目前状态:一是国企不发达,二是民企小散弱,很难想象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现代产业体系。正因为如此,海南必须依靠自贸港封关后的特殊政策,加快推进现代产业这驾马车尽快前行。

当务之急要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力度。在全球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环境下,海南重走内地大规模、高杠杆的产业发展模式走不通,继续坚持原有的服务业主导模式难以成势。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海南要以高科技为导向,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并且大张旗鼓地举起工业化大旗。2025年能否看出现代产业端倪?应当有许多亮点。

第一个亮点在于我国卡脖子产品的国产化替代迫切需求和全球风起云涌的新能源产业崛起。其可能性来自于这些产业属于增量产业,海南传统产业包袱轻,依托自贸港政策支撑且不与内地存量产业形成血拼。第二个点亮在于海南的温度、深度和纬度等优势。2025年,海南将在石化新材料、商业航天、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热带农产品精加工等领域聚焦突破。至于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也将在新型工业化基础上乘势而进。

2025年无疑是对海南企业家考验的一年。企业家是海南现代产业的领军者,企业家精神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核心是迎着困难上。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是在我国经济下行周期背景下起步的,加上海南的产业基础和地理特性,推进现代产业发展面对重重困难。只有迎着困难上,才会主动面对,才会不断创新,才会不停地去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

迎着困难上,必须坚持战略理性原则。要知道,海南自贸港的逻辑与当初深圳和上海浦东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如果还停留在跑马圈地时代的思维,坐等涨价赚钱的机会几乎不可能有了。企业家只有看得准、看得远,才能把握自贸港的未来。面对大变局,外部各种情况随时都在发生变化,未来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只有找到属于自己可控的确定性,才能避免失误和失败。

2025年,海南自贸港的企业家,务必要坚守专业化,以规避多元化的风险;坚持市场化,走亲清政商关系的道路,以规避政治上的风险;遵循规范化,不偷、不抢、不争,始终做市场的好学生,以规避法律上的风险。要持之以恒以客户价值为中心,赚客户愿意给你的钱,赚客户愿意高兴给你的钱,赚客户愿意长期高兴给你的钱。

第三驾马车——卓越人才

由于海南本地人口规模不大,导致本地市场容量小,作为岛屿经济体,外部腹地市场又受到限制,很难获取人口红利。如何利用封关运作后岛内自由便利的新体制,吸引卓越人才立足海南创业发展,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第三驾马车。

2025年,海南进入了营造人才氛围的关键时间。美国之所以在1890年登上世界经济与科技的老大地位没有动摇过,其核心原因之一是形成了世界级卓越人才聚集的氛围。深圳之所以能够在40多年时间里从一个小渔村变成千万级人口的现代化城市,就在于把握改革开放的先机,打造卓越人才创新创业的氛围,吸引全国乃至境外人才到深圳聚集,推进了深圳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2025年进入了属于海南的时间,务必要下大力气构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特殊环境。

近几年,随着人口大量涌入,海南也进入人才杂交融合的新时期,此时的人才政策及吸引人才方式的有效性显得极其重要。务必要总结海南建省初期百万人才闯海南的经验和教训,围绕人员进出自由便利的规则,重点针对境内外高端产业人才,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停居留政策和个税政策,千方百计打造卓越人才集聚新高地。

从人才规律讲,首先要着力于本土人才的培养和提升。海南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海岛,任何漠视本土人才的政策,都会出现“一桃杀三士”后果。2025年,要以封关运作为背景,加大对本土人才培养和使用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投入,提升教育质量,培养热爱海南、熟悉海南又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当然,海南必须重视人才的引进,尤其创新国际人才引进使用机制。优惠的个税无疑是极好的一张牌,2025年要尽快提高普惠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全球人才招聘制度更重要,争取2025年在海南省内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和法定机构招聘外籍人员担任法定代表人。武汉在改革开放初期,曾经招聘德国人到市属国有企业当总经理,形成了良好的人才示范效应。海南封关之后能否打响卓越人才第一枪,至关重要。

古人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卓越人才的价值亦即如此,卓越人才是人才队伍中高价值的部分,是海南自贸港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的主要创造者和驱动者。要进一步向用人单位授权、进一步为卓越人才松绑赋能、进一步推动人才有序高效流动,确保人才用其所长、任其所宜、用当其位。要加快构建企业家、专家学者和行政管理人才自由涌现、脱颖而出的人才创新生态体系。

封关运作、现代产业和卓越人才是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的“三驾马车”,缺一不可。2025年,海南要着力寻求“三驾马”车的内在统一性,即封关运作要以推进现代产业发展为导向,现代产业要以封关运作的核心政    策和卓越人才为支撑,三位一体,才能平稳有序。2025年,是海南自贸港“三驾马车”起步的元年,祝福海南,祝福海南自贸港鹏程万里!

联系我们:
0898-65316681
传真:0898-65307136
邮箱:gl_0898@126.com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海府路38号银都大厦
移动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