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期蓝海沙龙纪要
发布时间:2007-06-27      阅读次数:1731

       第17期蓝海沙龙于五月13日在海南大学邵逸夫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本期沙龙的主题是“我省旅游地产问题及发展趋势”。邀请海南大学旅游学院何教授,海南省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的会长胡卫东为主讲嘉宾。沙龙由海南省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会长熊建华主持。

 

 一、嘉宾主题:我省旅游地产问题及发展趋势

  何教授发言概要

旅游地产,在中国最早叫做景观地产。大家知道的宋城,就是一处开发成功的景观地产。景观地产一定包含了对环境的开发。前国家旅游规划司卫小安同志不赞成“旅游地产”这样的命名,提倡叫休闲地产。

那么休闲地产包含哪些要素呢?不是房地产产品,而是功能,服务,给消费者带来度假的功能。分时度假就很好的概括了国外旅游地产的发展。度假地产包含三种类型:度假住宅、度假别墅;产权式酒店、养老酒店;分时度假。在海南叫的最多的是产权式酒店。那么海南旅游地产开发有什么问题呢?

1.开发模式单一,多产权,养老酒店;

2.经营缺乏规范,产品实际功能未得到体现,变成了一种促销手段,成了概念炒做,嘘头。项目回报率低,更有甚者还销售欺诈的行为;

3.消费观念的制约,消费者认同度低;

4.消费能力限制。

总的来说,海南旅游地产的发展:

1.前景看好,例如三亚市,政策的支持,对于一般的一次性税收项目,基本上限制审批,提倡产权式酒店的开发模式;

2.市场潜力巨大,这个五一期间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6%,游客在海南的消费水平在提高,消费热情被激发;  

3.从公共物品角度,当然,此公共物品不是从经济学角度,而是这样全国独一无二的阳光、海景怎么能让更多的人民大众分享;

4.目前海南房地产开发模式面临升级的需要。海南的资源优势巨大,但最后开发商却成了卖资源,不注重产品本身的开发。

海南旅游地产要注意的问题:

1.旅游地产开发要看成一种功能服务而非一般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2.应该强调整合和利用资源;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避免产权式酒店业主和开发商的纠纷,更不能欺诈消费者;

4.加强监管和约束机制建设,使旅游地产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二、针对嘉宾发言进行提问式讨论

胡卫东会长:旅游地产的概念,何教授讲了他的观点:即旅游地产,或者叫景观地产、休闲地产是我们一种不太规范的表达,标准的是分时度假、产权度假、度假型房地产。这样的一种表述实际上是从经营方式的角度而言。在问题方面,海南旅游地产有诸如模式单一、经营不规范、消费观念不到位、消费力不够等诸多限制,希望各位嘉宾在自己的发言中都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共同发现、探讨问题。下面由地产界人士杨总发言。

发言人杨总:我先说两点,这其一,就是教授的观点,我原则上是不同意的;其二吗,就是自己的想法希望大家也不要同意,胡说八道一翻罢了。谈论旅游地产,就要首先弄明白旅游地产的规律,这是我们探讨研究问题的基础。无论是叫景观地产也好,休闲地产也罢,事实上,在中国根本就不存在。房地产经营企业在头脑中根本没有这样的概念,之所以弄出个旅游地产,很多时候是公司口袋里没钱,或者干脆是出于****的目的。其实在海南岛提旅游地产,无疑是最合适的地方,但就全国而言,海南恰恰是做的最差的省份。国家在地产的宏观调控上可谓费劲心机,二十条、国六条,可无论怎么限制,有一个事实是抹杀不了的,那就是房地产目前在中国是老百姓的一个刚性需求。旅游产业,将是中国未来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15年后,中国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拉动GDP每年6~7%的增长,这也是早做过研究的,所以旅游与地产的结合是未来的一个趋势。那么在中国怎么做旅游地产?四个字:错位操作。海南纵然资源丰富,但无疑好的资源,最容易开发利用的资源已经被糟蹋殆尽了,所以要求我们必须要剑走偏锋,非常规思维、非正常操作、打政策擦边球。海南没有那么多沙滩,即使把被开发烂了的地方从新开发,也还要涉及设计,项目操作等诸多的问题,最后结果怎样谁也不知道。但是海南的农村目前是无人问津的,跟内地相比,海南的农村就是花园,中国的先富一族在海南跑马圈地,好的地段早就没了,那么那些后来者怎么办,我们的政策制定者一定要思考。把海南的耕地留足,把其余闲置的土地作成家庭农场,里边有高尔夫训练场,一应设施具全,在有游艇,或者是低空的开放,私人飞机的进入,或许这样海南岛才能把旅游做成大旅游,地产做成大地产。

主持人:

其实沙龙就是要大家畅所欲言,只有这样,才会有思想火花的碰撞,就像杨总说的,下边我也胡说八道一下。旅游地产,就目前海南的情况看,中国旅游地产未来非海南莫属。我们说典型的旅游地产是分时度假,那么从海南的具体情况而言,是地产在海南,而买主在大陆,旅游地产不是旅游者的地产,那样的是酒店、招待所。

胡卫东会长:提几个问题,供大家在下边的讨论中思考。旅游地产究竟是什么,是度假酒店还是第二居住地的地产?事实上我非常反对将海南作为第二居住地来进行开发,想想看,建好的房子全年几乎都空着,买房者不在海南工作,不为社会创造价值,全年又几乎不在海南消费,这样的房产有什么作用?功能的定位与公众的利益又在哪?二就是产业发展方向问题,为什么要做旅游地产。

国资委杨处长: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交流,说实话,在政府部门工作多年,各种文章发表几百篇,书也出了八、九本,但旅游问题还真实没有深入研究过,不过受几位嘉宾启发,我也谈谈自己的观点。任何产业都不是独立、孤立的产业。我们书旅游业,它与其它产业的关联性也很强。其实海南也要发展工业,尤其是新兴工业,不但富省富民,有那么多人才来海南工作,既买了房,又有消费,实在是一举两得的事情,所以我觉得,不能就旅游谈旅游,一定要把思路放宽。我们要以旅游为龙头,带动现代服务业,林业,水务等部门的发展,还要政府牵头,建立旅游集团,像九寨沟那样由政府主导旅游也的发展,,提升旅游业升级转型,促进地产业、零售业,并带动金融、保险、会展业的发展。我们的指导思想就是做大做强。

三、头脑风暴

自由发言阶段:

发言人一:不管名称怎么叫,以旅游为名义的地产实际上在海南发展非常快,并且前景好。刚刚过去的五一黄金周,来海南的游客中散客已经超过的团队游客,许多人是从省外自驾车进岛,中国的有钱人,中产阶级,正过多的关注自己的生活品质,关注第二居住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海南的旅游地产不旺也难。

发言人二:海南省政府曾经把旅游业当成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但结果不尽人意。旅游资源资源大省并没有变成旅游强省。个人认为,海南旅游业一直以来未获得长足发展,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海南没有把自己的优势转换成品牌,吸引力仍旧在资源层面,而不是服务层面。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说白了就是玩,海南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一直都没有打造出自己独特的、能区别与其它地方的生活方式,更多的是在迎合游客的需求,而不是引导。

香港是够物天堂,不用告诉,游客去了自然会购物,海南的独特的生活方式也应该具有这样的吸引力。游客来海南要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而且是与其它地方不一样的感觉与享受,与其用品牌来整合海南旅游,不如用一种生活方式来整合海南旅游,只有生活方式才能将天堂与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让游客流连忘返。

    四、自由信息交流
     第17期沙龙活动结束。

 

上一篇:第16期蓝海沙龙纪要
下一篇:第18期蓝海沙龙纪要
联系我们:
0898-65316681
传真:0898-65307136
邮箱:gl_0898@126.com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海府路38号银都大厦
移动端版